发货:3天内
诚信可免押进亲友圈验亲友圈
6、被放鸽子了,太想哭了
115、上联:一帘门垂柳;下联:万斛珠光地涌莲
母亲一共生了我们姐弟三个,而作为长子的我小时侯却是最调皮、最不听话的一个,自然也是挨打最多的一个
可我知道,母亲是爱着自己所有的儿女的
弟弟3岁时患了脑膜炎,当时9岁的姐姐只得辍学照看患病的弟弟,而母亲却把我送进了学校,我因此也就成了家中唯一读了小学,又念完初中、高中的“秀才”
那时父亲常年在千里之遥的东北煤矿工作,母亲一人在家拉扯我们姐弟三人,奔忙劳碌,含辛茹苦,且节衣缩食供我读书,其艰难是可以想象的
高中哔业后,我来到父亲所在的煤矿参加工作
远离家乡,我常常思念母亲,而母亲更是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远方的游子——每年,我都会收到母亲寄来的装满红枣、栗子等我喜爱的家乡小吃的包裹,和她求乡邻代写的家书;每年,母亲都盼着我能够回家过年;在我离开家乡的20多年里,每年365日,母亲在礼拜殿上默默祈求真主,赐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以平安……但是,已经长大的我又何以报答母亲呢?身在异乡的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不能为年迈多病的母亲砸腰捶背,不能常回家探望,甚至不能经常写一封家书以慰母亲那颗牵挂的心!当然,自己也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的慈爱,并且也会在佳节来临时寄一些钱给母亲,但这与母亲的深爱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坐在花盆边卖花的,几乎都是练摊已久的妇女
她们一边与就近的同伴闲聊,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向过往的行人叫卖,主动地介绍自己的兰花
不来城里羡慕城里,来了城里始知样样作难
没房子住,只好租赁,用电用水也要掏钱
那时工资低,雇不起保姆,只好不断求亲戚来帮忙,可谁来帮忙也不会呆多长时间,女儿小时不知换了多少个保姆
孩子三岁之后,我便天天用自行车驮她去学校,逢我有课了,便请同事帮忙照看一下,我简直成了全职的男妈妈
记得当时市电视台因我在报上发了一篇写家庭生活的文章来我家采访,当记者问及女儿爸爸好还是妈妈好时,少不经事的女儿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脱口便说:“爸爸好,爸爸天天驮我去上学
”女儿的话让我晓知了我来城里住的得与失,因为若在乡下,会有家人帮我照看孩子,我和女儿也许就不会有这分亲和与依恋了
其实真正开始做城里人之后,留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