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光说不干,事事落空;又说又干,马到成功
一直到也许其实并不合适,才发现已经融入彼此的生活,尴尬的商量你买的房我买的车该怎么分割
尴尬的商量其实你应该少花我一点钱你应该包下所有的家务
你并没有体会到我作为家庭支柱的辛苦,你只是在一味的让我惯你疼你
可是如果原本就不合适,为什么还要装作一副很享受的样子装的很久呢
雨水到了,蓄意窜上了枝端,打开了生存的优美
天晚了,夜幕光临,街道的路灯亮了,雪还鄙人着,把道具装饰得五颜六色
店铺的门关着,堆栈的门也关着,来日很多争辩的羊肉馆、小吃部,此刻也是门庭封闭
街上很罕见人走,很罕见车跑,很罕见狗蹿,连小鸟都会合躲在香樟树深刻的枝杈下,缩手缩脚,不复像来日那么叽叽喳喳地鸣叫了,所有小城显得特殊宁静,惟有不知劳累的风雪还在何处缠绸缪绵
这时候,我遽然想到,即是在如许冰冷宁静的风雪之夜,那些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冷的战疫好汉们,还正在不知劳累地与新冠疫情搏斗呢
二忌远离
所谓远离,就是作者远离现实生活和时代
有些作品缺少时代感、新鲜感,言之无物,显得空泛、苍白,甚至是病态,原因就在这里
作者如果总是从自我的小天地出发,孤芳自赏,必然眼光越来越狭小,或是卿卿我我、缠缠绵绵,再不就不着边际地发出一番感慨和议论
有些作品,不大关心读者的阅读兴趣,甘当花瓶和摆设,久之,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
不少地方的晚报,20世纪80年代时,副刊还经常刊登一些作家的散文作品,如今已用富有时效性的时政散文、述评散文所取代
有的甚至把副刊改名「今日副刊」,意在突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用以区别过去的文艺副刊
因为报纸要生存发展,就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没有必要登一些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的东西
为此,有人认为,散文创作,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样写
有人建议,散文作家切不可游离于生活和时代之外
要调整心态,人要增加肺活量,作品要增加信息量,多一些对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深度的观察、思考和开掘,使散文创作跟上现代社会生活快速发展变化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