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不多说,诚心来玩的,支持一切验证安全信誉随你考验
加不上微信就加QQ675434346如果添加频繁就换一个
我们也不像中国七十年代后的诗人作家们那样,聚在一起时要交流诗稿,要高声朗诵,或者要攻击别人
大家在一起几乎不谈文学,好像不约而同地信奉着这样一条文学原则:文学是私人的
这其实是文学的最高原则,当然是在我看来
因了文学的缘份,大家才走到一起,成为至交;在一起了,又不谈文学,好像有点不合常理,但这样也挺好
从来没有一个人想去改变对方的写作,各写各的,各想各的,在自已的世界里随心所欲地去写,真正的“我思故我在”和“我手写我口”,多美——但是,大家又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让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延续着它的文脉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和母亲拌嘴,不服母亲的责备一气之下跑回远离家乡的工作单位,我刚进办公室,父亲的电话便打了过来,我向同事呶呶嘴,负气转身离去,不接父亲的电话
后来我才知道,父亲那天在办公室坐了一个下午,一遍遍拨打我们单位的电话,直到看守电话的同事忍不住告诉父亲,说我故意不接电话他才离开
我那次的睹气,让父亲心头沉重了好些日子,从此父亲的电话,也破天荒地从一个月给我打两次,到一周打一次
随着年纪的增长,父亲的声音也比以前更充满了慈爱
那些电话,有父亲对我们的殷殷期待,有他对我们的依依深情
曾经在一个冬天,父亲到远离乡镇驻地的乡下蹲点,村庄上没有电话,父亲只好步行十几里到附近邻县的一个镇上邮局,托人打电话给我,那个人在电话里还叫错了我的名字,致使我没有及时得到同事传来的信息
时间对爱来说是利器,但无可厚非的是它确是疗伤的唯一方式
不舍哔竟是短暂的,青春不会让我们因为过去而失去未来,它要我们向前走
我也只是因为没有想过没有你的日子怎么办,才会在这一天来临时像个孩子一样措手不及
我近两年熬夜度数更一再了,昨天再有伙伴给我发了个图片,上头说接洽创造,常常熬夜12点之后安排,人简单变傻,回顾力也会减退
“诗贵有真情,真情出好诗”
读耕夫的诗,你能读出他的灵透
少了一点书卷气的他,也因此而立体起来、生动起来
正因为如此,在湖北诗人群里,耕夫得以凸显出来
当今诗坛,湖北诗歌创作的势头一向称劲,耕夫立足其间多年,实属不易
而耕夫人生之程的峰回路转也得益于诗
是诗让他从一个农民成为一家正规刊物的正式编制内的编辑
这种情况在目前的中国似不多见
不言而喻,耕夫现在的创作环境已大为改观,他的创作也得以突飞猛进
看来,有一个舒适、惬意的写作环境,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多么重要!